7月7日上午,公司在能源楼405报告厅举行工程教育认证培训暨交流研讨会。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教授、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测绘类分委员会委员邹峥嵘应邀担任培训会主讲人,能源学院副经理陈卓主持会议,各系所主任、副主任、教师代表参会。

陈卓副经理强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团队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对于推进一流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培训会旨在提升学院教师们对工程认证体系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更扎实地推进工程认证申报工作。

邹峥嵘教授介绍了工程认证的基本形势和主要流程,从“员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产出导向的教育体系”和“持续改进的质量观”三个核心理念出发,针对工程认证中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团队队伍、支持条件、持续改进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解读,并对申报书和自评报告撰写上的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邹教授将工程认证的准备工作总结为“说”“做”“证”“改”四点: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明晰毕业要求;建立基于OBE的课程体系,以员工能力达成为导向开展教学、建设和员工指导;通过课程考核评价、社会调研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推进专业持续改进。

最后,现场教师们与邹教授就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考核评价方式与成绩比例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交流。
(一审:罗雨蕾 二审:张建智 三审:陈卓)